《猫和包》教案

时间:2024-07-14 12:40:40
《猫和包》教案

《猫和包》教案

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,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,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,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。教案应该怎么写呢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《猫和包》教案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
《猫和包》教案1

活动目标

1、能在图标的帮助下地朗诵绕口令。

2、练习发准易混淆的字音:宝、包、猫、叼。

3、喜欢说绕口令,体验说绕口令的乐趣。

4、愿意交流,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。

5、能自由发挥想像,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。

活动准备

1、根据绕口令内容制作图标:小宝、小猫、包各四个。

2、图片一I:小宝、小猫、包

3、图片二:每一张都画有小宝、包、猫四张。

活动过程

1、图片激趣。

出示图片一:小宝、小猫、包。

提问:这是什么?它们之间到底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?

2、欣赏绕口令《猫和包》

(1)教师示范朗诵绕口令1——2遍。

(2)提问:“你听到了什么?”根据幼儿的回答图标按照绕口绕口令的格式摆放出来。

(3)幼儿看着图标初步朗诵绕口令2——3遍

提问:你在绕口令时有什么感觉?你发现这个绕口令中有哪容易混淆的字?

教师小结:原来这首绕口令的宝、包、猫叼字读音相近,容易混淆,念起来较呦口,念快时容易念错,我们念的时候要注意。

3、练习读准相近音

(1)老师读但不出声,让幼儿看老师的口型猜猜老师在读什么字,然后大声念出来并进行练习。

(2)游戏:击鼓传图片

4、借助图标学习绕口令。

(1)教师逐渐减少图标的方法,帮助幼儿记忆绕口令内容。

(2)不使用图标练习朗诵。

(3)看幼儿用书,练习朗诵。

5、运用多种形式进行绕口令比赛。

(1)加入节奏练习;引导幼儿一边拍手一边朗诵绕口令,帮助幼儿掌握绕口令的节奏。

(2)尝试加快速度朗诵绕口令并进行比赛

(3)“绕口令”;鼓励幼儿朗诵自己掌握的绕口令,增加幼儿对绕口令的兴趣。

(注:此教案参考指导用书)

教学反思:

绕口令最大的特点就是拗口,在学习绕口令《猫和包》,儿歌中的“宝、猫、包、叼”这几个字的发音很容易混淆,难以掌握。活动的开始,教师通过图片引入,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,接着示范朗读——练习混淆字的发音——根据图表学习绕口令——通过形式多样比赛。整个活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,掌握得也不错。

活动设计符合大班年龄幼儿,活动的选材新颖,来源于生活,以图结合汉字的形式,让幼儿很快理解了什么是绕口令,也了解了绕口令的意义,让其了解绕口令的特点,感知绕口令的节奏和韵律。看着图普就能很顺口的读出来。幼儿对这样的活动很感兴趣,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多用这样的形式来开展活动。

《猫和包》教案2

活动目标:

1、初步了解绕口令的特点,能在图标的帮助下熟练地朗诵绕口令。

2、尝试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逐步减少图标记忆绕口令,喜欢朗诵绕口令。

3、提高对语言表达技巧的兴趣,培养思维的敏捷性。

4、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,积发幼儿的想象力。

5、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。

活动准备:

1、根据绕口令内容自制教学图片。

2、每人一份《猫和包》的图标(图标后面贴上双面胶)、贴图标的底板。(放在幼儿的座位下面)

活动过程:

一、教师引导幼儿理解绕口令的内容。

1、教师将绕口令《猫和包》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幼儿听,帮助幼儿理解。

2、教师逐步提问故书内容:故书的名字叫什么呀?故事里面有谁呢?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?

3、根据幼儿的回答。教师摆放图标如、当幼儿说出故事的'名字叫《猫和包》,教师就将标题图标“猫和包”放在自板上;当幼儿说到“故事里有小宝,还有小猫”。教师就将“小宝”和“小猫”的图标摆出来。以此类推,根据幼儿的回答增加图标,并有意识地根据绕口令的格式将图标摆放出来。

二、集体欣赏绕口令《猫和包》,了解绕口令的主要特点。

1、教师:你知道吗,这个故事还可以用另外一种方法来念,想不想听一听?

2、教师示范朗诵绕口令1一2遍,并加快速度,使幼儿初步感受绕口令的特点。

三、幼儿练习朗诵绕口令2~3遍。,引导幼儿感受绕口令的特点。

1、教师:你在念绕口令时有什么感觉?你发现这个绕口令中有哪些容易混淆的字?(根据幼儿的回答把这些图标特别指出来,让幼儿反复念一念,感知这些字词的发音特点)

2、教师小结:绕口令是将一些发音相近的字和词放在一起,帮助大家练习发音。绕口令有节奏感,可以越念越快,十分有趣。

四、引导幼儿借助小图标朗诵、记忆绕口令。

1、请幼儿把椅子下面的图标和贴图标的底板拿出来。教师:请小朋友自己看着图标读一读,练一练,注意把那些容易念错的字念准确。

2、鼓励幼儿自己看着小图标朗诵绕口令。教师注意巡回倾听,及时帮助幼儿解决问题。

3、幼儿尝试根据自己学习的进度逐步减少图际记忆绕口今。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先去掉两个图标进行练习,然后逐渐去掉多个图标,直到最后鼓励幼儿不使用图标进行练习。

五、引导幼儿运用多种形式进行绕口令比赛。

1、加人节奏练习,如让幼儿一边拍手一边朗诵绕口令。掌握绕口令的节奏。

2、引导幼儿尝试加快速度朗涌绕口令并进行比赛。

3、“绕口令秀”:鼓励幼儿朗诵自己掌握的绕口令,增加幼儿对绕口令的兴趣。

4、教师:你们回去学一些绕口令,我们再开一个绕口令表演会。

《猫和包》教案3

教案一

【活动目标】

1.初步了解绕口令的特点,能在图标的帮助下熟练地朗诵绕口令。

2.尝试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逐步减少图标记忆绕口令,喜欢朗诵绕口令。

3.提高对语言表达技巧的兴趣,培养思维的敏捷性。

【活动准备】

1.根据绕口令内容自制教学图片。

2.每人一份《猫和包》的图标(图标后面贴上双面胶)、贴图标的底板。(放在幼儿的座位下面)

【活动过程】

一、教师引导幼儿理解绕口令的内容。

1、教师将绕口令《猫和包》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幼儿听,帮助幼儿理解。

2、教师逐步提问故书内容:故书的名字叫什么呀?故事里面有谁呢?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?

3、根据幼 ……此处隐藏1041个字……猫,

小猫叼走小宝的包,

小宝追猫去要包,

猫叼包和小宝藏猫猫。

《猫和包》教案4

一、活动目标

1.能在图标的帮助下熟练地朗诵绕口令。

2.练习发准易混淆的字音:宝(bǎo)、包(bāo)、猫(māo)、叼(diāo)。

3.喜欢说绕口令,体验说绕口令的乐趣。

4.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,不马虎的好习惯。

5.教幼儿养成细心、认真的学习态度。

二、活动准备

1.根据绕口令内容制作图标:小宝、小猫、包各四个。

2.图片一:小宝、小猫、包3.图片二:每一张都画有小宝、包、猫四张。(排列顺序各不同)

三、指导要点

1. 活动重点:理解内容,学习背诵绕口令。

2.活动难点:准确发音,能快速朗诵绕口令。

3. 指导要点:通过图标、游戏等方式引导幼儿学习绕口令并找出读音相近,容易混淆的字。

四、活动过程

1.图片激趣出示图片一:小宝、小猫、包。

提问:这是什么?它们之间到底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?

(老师将绕口令《猫和包》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幼儿听,帮助幼儿理解内容)

2.欣赏绕口令《猫和包》。

(1)教师示范朗诵绕口令1-2遍。

(2)提问:"你听到了什么?"根据幼儿的回答将图标按照绕口令的格式摆放出来。(例如第一句:小宝拿包逗小猫,老师把图标按小宝、包、猫顺序放置)

(3)幼儿看着图标初步练习朗诵绕口令2-3遍。

提问:你在念绕口令时有什么感觉?出自:大;考.吧"你发现这个绕口令中有哪些容易混淆的字?

教师小结:原来,这首绕口令的宝、包、猫、叼字读音相近,容易混淆,念起来较拗口,念快时容易念错,我们念的时候要注意。

3,练习读准相近音。

(1)老师读但不出声,让幼儿看老师的口型猜猜老师在读什么字,然后大声念出来并进行练习。

(2)游戏:击鼓传图片二游戏规则;听鼓声传图片,鼓声一停,图片在谁的手里谁就站起来大声念,其他幼儿跟着念。

4.借助图标学习绕口令。

(1)教师逐渐减少图标的方法,帮助幼儿记忆绕口令内容。

(2)不使用图标练习朗诵。

5.运用多种形式进行绕口令比赛。

(1)加入节奏练习:引导幼儿一边拍手一边朗诵绕口令,帮助幼儿掌握绕口令的节奏。

(2)尝试加快速度朗诵绕口令并进行比赛。

(3)"绕口令秀":鼓励幼儿朗诵自己掌握的绕口令,增加幼儿对绕口令的兴趣。

五、评价要素

1.是否能准确发音,并能不间断地快速朗诵绕口令。

2.能否积极、富有兴趣地投入到绕口令的游戏当中。

六、活动建议

1.把图标投放区角中,让幼儿自主利用图标自主练习,或继续进行绕口令比赛活动。

2.引导幼儿寻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相似音:如四是四,十是十,十四是十四,四十是四十。

附:绕口令猫和包小宝拿包逗小猫,小猫叼走小宝的包,小宝追猫去要包,猫叼包和小宝藏猫猫。

教学反思:

绕口令最大的特点就是拗口,在学习绕口令《猫和包》,儿歌中的“宝、猫、包、叼”这几个字的发音很容易混淆,难以掌握。活动的开始,教师通过图片引入,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,接着示范朗读——练习混淆字的发音——根据图表学习绕口令——通过形式多样比赛。整个活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,掌握得也不错。

活动设计符合大班年龄幼儿,活动的选材新颖,来源于生活,以图结合汉字的形式,让幼儿很快理解了什么是绕口令,也了解了绕口令的意义,让其了解绕口令的特点,感知绕口令的节奏和韵律。看着图普就能很顺口的读出来。幼儿对这样的活动很感兴趣,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会多用这样的形式来开展活动。

《猫和包》教案5

活动目标:

1.初步了解绕口令的特点,能在图谱的帮助下熟练地朗诵绕口令。

2.喜欢朗诵绕口令,提高语言表达技巧,培养思维的敏捷性。

活动准备:

教学图谱、摆放图谱的底板。

活动过程:

一、引导幼儿理解绕口令的内容。

1. 教师逐一出示挂图,引导幼儿观察讲述。

师: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故事,故事的名字叫"猫和包",我们一起来看看。(出示挂图)2.师:故事中有谁?他们发生了什么事?(幼儿回答)3.师:对了,故事里有小宝、包、小猫,讲的是小宝拿包追小猫,小猫叼走了包,小宝追猫去要包,小猫叼着包和小宝猫猫的故事。(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摆放图谱,当幼儿说到"故事里有小宝和小猫"时,就在底板上摆出小宝和小猫的图谱。)

二、教师朗诵绕口令"猫和包",了解绕口令的主要特点。

1.师:"猫和包"的故事还可以用一种叫做绕口令的方法来念,接下来请小朋友听老师来念念绕口令"猫和包"。(教师示范绕口令)

2.教师示范朗读绕口令1-2遍后加速,让幼儿初步感受绕口令的特点和趣味性。

师:现在老师把这首绕口令念快一点,你们听一听,有什么感觉。

三、组织幼儿练习朗诵绕口令,充分感受绕口令的特点。

1.幼儿练习绕口令。

师:现在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念绕口令"猫和包",我看看谁念得最好听。

2.引导幼儿重点练习易读错的字、词、句。

(1)师:小朋友们念的很好听,绕口令是把一些发音相近的字和词放在一起,帮助你们练习发音,你们刚才念绕口令的时候觉得那些字容易念错?(幼儿回答)

(2)师:老师也发现小朋友容易把猫和包念错,我们一起来念一念。

3.引导幼儿反复练习容易读错的字和句子指出来,教幼儿反复地练习,感知这些字、词、句的发音特点。

师:我们一起再念念绕口令"猫和包"。

4.鼓励幼儿加快朗读速度。

师:接下来,速度要加快了,看看哪个小朋友最能干,念的最好听。

四、引导幼儿运用多种形式进一步练习朗诵绕口令。

1.引导幼儿边拍手边按节奏念绕口令,进行节奏练习。

师:现在请你们跟着老师边拍手边按节奏念绕口令,这样念出来的绕口令更好听。

2.组织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绕口令比赛,看谁念得又快又好。

师:现在老师想请这边的小朋友和这边的小朋友比赛念绕口令,看看哪组的小朋友念得又快又好。

3.请个别幼儿表演朗诵"猫和包"。

师:现在老师请几个坐得最棒的小朋友上来朗诵"猫和包"下面的小朋友听一听谁念得好?哪里念得好?

4.师:刚才小朋友们都念的很棒,接下来我们一起再念一遍。

五、活动结束。

师:今天小朋友们学习了绕口令"猫和包",你们回去可以念给爸爸妈妈听。

《《猫和包》教案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