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品德与社会》教案

时间:2024-07-14 12:34:23
《品德与社会》教案范文汇编8篇

《品德与社会》教案范文汇编8篇

作为一名教师,时常需要编写教案,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。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《品德与社会》教案8篇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
《品德与社会》教案 篇1

教学目标:

1、了解社区少先队活动的意义,加强作为社区成员的主人翁意识。

2、养成乐于参加社区少先队活动的积极态度,增进对社区的情感。

3、学会从既定目标出发,为完成任务做好准备。

教学准备

请学生制定“社区少先队活动计划”

2、

教学过程

1、导入。教师提问:“你们听说过社区少先队吗?听说过社区少先队活动吗?”学生自由发言。

教师可向学生介绍社区少先队。并告诉学生:“同学们也要进行一次社区少先队活动,为自己的社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,做己的贡献。”

2、布置任务。“课前,同学们设计了一些很好的活动计划,我们的社区少先队活动就是要实现这些计划。”教师提醒学生,要把计划变现实,需要付出许多努力。首先,应该做好活动的准备工作。请每个小组简单说一说,他们的计划是什么,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,教师根据事先了解到的情况和考虑,帮助每个小组明确他们应该做的准备工作是什么。

3、小组准备。各个小组为自己计划地实施做准备工作。

4、全班交流。每个小组向全班介绍自己地计划内容,一级今天都做了哪些准备,其他同学和教师就此提出补充意见。

5、教师。鼓励学生将计划付诸实施

布置作业:

1、向家长介绍自己小组的准备工作。

2、利用课余时间落实计划。

3、询问家人对自己所在社区有哪些具体的希望,并写在书中。

《品德与社会》教案 篇2

教学目标:

1.通过对远古时代人们生活状况的了解,感受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艰辛与漫长,以及我国历史的源远流长。

2.从食的角度,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,尤其是农业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的贡献,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劳动人民的智慧,培养民族自豪感。

3.了解和欣赏饮食文化的特点,感受饮食文化中闪烁着的祖先的智慧和创造。

4.尝试运用传说,文物资料等拖册和再现历史的方法。

教学重难点:

1.通过对远古时代人们生活状况的了解,感受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艰辛与漫长,以及我国历史的源远流长。

2.从食的角度,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,尤其是农业的发展及其对世界的贡献,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劳动人民的智慧,培养民族自豪感。

教学过程:

第一课时

一.走进远古时代吃穿住行是生活最基本的需要,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呢?让我们一起去考察吧。

小组交流自己缘故的故事,全班交流师:在远古时代,我们的祖先吃什么/穿什么?住在哪里?他们生活中会有哪些苦难和危险生:汇报自己的资料。:人类从诞生之初,就一直处在严酷的自然条件的考验中,严寒酷暑,暴雨雷鸣,毒蛇猛兽。。。。。。为了生存和发展,我们的祖先在艰苦的条件下,运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,不断地摸索,开拓,经过漫长的岁月,一步补从野蛮走向文明。

二.告别饮血茹毛的生活查字典“饮血茹毛“是什么意思?随着社会的进步,人类在谋取食物和社会方面与最初给人类有哪些变化?

1.自己阅读熟食的故事,从吃生食----吃熟食

2.出示教材,图片,刀耕水种,人拉犁,牛拉犁。。。。。让学生观察人们的耕作是怎样一步步进步的?在漫长的生活,生产实践中,我们的祖先把一些植物培养成农作物,把野生动物驯化成家畜,创造了农耕和饲养技术。思考:这对人类生活有什么影响?

3.出示小资料我国是世界上培育出农作物最多的国家。。。。这是中华民族为人类的生存与文明所做出的重大贡献

第二课时

古人的歌谣

1.出示课前农谚。(小组交流,全班交流)

调查表

天气的农谚

节气的农谚

自然的农谚

其他

2.学生说说这些农谚,告诉了我们什么(自然现象和规律、人与自然的关系),从中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。

3.农历有二十四节气,我们在日历中找一找它们的名称。再设想一下,这些节气与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。中华食文化同学们,你们最喜欢吃什么?俗话说,“民以食为天”,几千年来,人不仅学会了种植和养殖,还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食文化,

今天我们来谈谈的食文化P31——P32。

1.你们了解了什么?(出土的石器、面团变面条、饺子的做法、屈原的故事、筷子的使用)除了书上的介绍,你还知道什么?(从习惯、讲究、礼仪等方面引导)

2.全班齐读《奇妙的筷子》,读后最大的体会是什么?你们还能举出反映出祖先聪明的例子吗?

3.古代与现代食文化有哪些联系呢?(以饺子为例教学P85)

4.刚才有的同学说喜欢肯得基、牛排,那它们属于——西餐。对,每个民族和国家,由于生活的环境和历史文化存在着差异,所以在食文化上也不相同,我们比较一下,中、西两餐各有什么特点?P33除书上的以外,你们还知道哪些?5.:这两课我们了解远古时代的生活状态,以食这一话题,感受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及对现代的影响,除了食文化,还可以从哪些地方再次感受这些呢?我们下节课再来探讨。

《品德与社会》教案 篇3

第四单元

第一课学看平面图

教学目标:

1.了解平面图在生活中的用途。

2.能看懂简单的平面图,认识平面图中的方向及图例,能在平面图中找出某一地点的位置。

3.学习画简单的平面图,能认识显示生活中处于相对空间位置的事物,并用简单的图形表示出来。

课前准备:

(生)1.收集各种平面图,尝试自己阅读,看看从平面图中能知道些什么。

2.去附近的公园、商店、医院、社区、学校……等处去查看平面图,并尝试根据平面图在实地走一走,看一看。

3.彩笔

(师)1.准备一张学生熟悉的地方的平面图

2.准备一些写有XX平面图的卡片

第一课时

活动过程:

一、猜一猜、说一说导入(谜底为地图)

1.猜谜语

2.师出示准备的平面图,请生说一说“它”叫什么名字?

二、学生交流活动

1.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平面图。

2.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各种平面图,并简单说明在哪里找到的。

三、初识平面图

1.你问我答认识平面图(学生根据 ……此处隐藏2472个字……/p>

(一)确定沟通方法

师:有什么办法?

(学生交流:采访、打电话、写信、上网发E-mail)

师:想不想现在就去采访?

师: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次模拟的小队采访活动

(二)讨论活动计划

师:要保证采访成功,要制定采访计划

(媒体出示小队采访计划,学生讨论分工)

师:小记者们,出发吧!

(学生分组到教师办公室、学校餐厅、校园、门房、商店采访)

交流采访收获

师:请每组派一位同学上来介绍你们组采访的情况

(实物投影访问记录,学生汇报采访情况)

师:通过采访活动,你们有什么感受?

(学生交流采访后的感受)

师:我们一起大声地为辛勤工作在不同行业的人们说声:“谢谢你们!”

四、问题拓展延伸,走向生活

师:同学们,活动进行到这儿,你又产生了什么新问题?

(学生交流,师归纳:有这么多行业的人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,我们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呢?)

师:今天的活动虽然就要结束了,但我们和各行各业劳动者的相处是长久的。在生活中,让我们面带微笑,带着问题去面对每一个劳动者。我们还要努力学习,今后更多地参与社会、关注社会,让拥有的知识和本领去创设更加美好的生活!

《品德与社会》教案 篇8

一、教学目标:

1、知道学生干部应通过选举产生,了解民主选举的一般程序。

2、懂得选班干部的标准和干部的职责。知道人人都有选举权,选举中做到公平、公正。

3、懂得当干部只有为大家服务的责任,没有特殊权利。

二、教学准备:

1、《少先队队章》

2、多媒体

3、直尺列表

三、教学时间:3课时

四、教学设计

第一课时

活动一 我们心目中的班队干部

1、我喜欢的小干部

1)参照教材第23页,引导学生结合自己五年的学校生活,说一说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干部,并写在黑板上。

2)根据大家的发言,全班同学交流、研讨:什么样的小干部是大家所喜欢的,应以什么标准来选干部?并说明理由。

2、模拟活动:假如我当班干部

1)在大家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,每个同学结合班里的初阶,写一篇“假如我当班干部”的“竞选宣言”。

2)在组内交流自己的“竞选宣言”。

3)小组推荐代表在班上进行发表对他们的“竞选宣言”提出质询。

4)全班评出最佳“竞选者”。

第二课时 怎样选干部

一、谈话引入,激发情感

师:同学们,我们是在红旗飘飘下成长的少年,在学校的阳光下,我们加入了光荣的少先队组织。我们的小队,中队每期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,使大家受益匪浅,终身难忘。我们的每次活动,都离不开队干部的精心组织和安排。那么,少先队干部是怎样产生的呢?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话题——怎样选干部。

二、 探究学习

1、多媒体出示插图,指导观察。

2、学生自学交流。

3、师小结:选举的一般程序:

个人自荐——队员推荐——队员无记名投票——兼票员统计票数——公布选举结果

4、为什么要这样选干部呢?可不可以老师自己指定?

出示队章的有关内容,看看少先队章是怎样规定的?

5、我喜欢的小干部是怎样的人?

讨论:谈谈自己选干部的标准?

(1) 结合自己学校的学习生活,把你喜欢什么样的干部写在黑板上。

选干部的标准

对的打√ ,错的打Х

(2) 根据学生发言,全班交流。

讨论:什么样的干部是大家喜欢的?应以什么标准来选干部,并说明理由。

(3) 在干部选举中,我们每个同学都有选举和被选举权。我们怎样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呢?

学生交流选举中可能遇到的现象。

如:投选票…… 不公平,不公正

凭关系…… 不公平,不公正

投自己…… 可以

这些同学是否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?

你们在选举班干部时是怎样做的?你们对干部选举有和建议?

三、 交流活动

同学《干部轮岗大家谈》,按下列条件全班同学分类站列。

“赞同轮流当干部”:

“赞同选举产生干部”:

“其他条件的”:

用民主的方式推选一人发言,引导思考:“轮流当干部”和“选举产生干部”的利和弊。

四、 总结。

第三课时 当干部为了什么

一、 谈话引入

师:我们的班干部是全班同学通过民主选举出来的,他们办事公正,有能力,有责任心,他们担当了班级小主人,老师小助手的作用,功不可没。那么,当干部究竟是为了什么呢?

二、 探究学习

1、首先看看课文中这些同学的发言,列表分析。

当干部可以管同学……

当干部是帮老师做事的……

当干部是多为同学做满意的事………

当干部可以保送读书……

分析以上列表是否对集体,对大家有利。

2、你认为当干部是为了什么?列表说明。

3、小结:

当干部的动机要正确,当干部不是为了实惠,而是多了一份责任,多了一次为大家服务和锻炼的机会。

4、当上干部,怎样履行自己的职责呢?

出示多媒体:文中的图文,讨论分析。

(1)我们是好朋友,忘记写了,就通融通融吧( ),不讲原则

(2)怎么那么凶,不就是个中队长吗?( )

(3)体育委员,我们几个女生想借一下乒乓球拍,班里就一副,既然归我保管,我要先玩( )。

(4)为大家,班干部没有特殊权利。( )

小结:班干部是大家选举的,只有为大家服务的职责,没有特殊的权利。

三、 拓展

1、 请班级干部谈谈自己当上小干部后的想法和做法。

2、 我了解的一些干部的想法和做法。(不涉及姓名)

3、 每人给自己班级的干部写一段话,可以是希望,也可以是称赞,鼓励等。亲自送给班干部,相互交流。

四、 模拟活动:假如我是班干部

(1) 在大家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,每个同学结合本班实际,写一篇“假如我是班干部”的“竞选宣言”

(2) 在组内交流。

(3) 小组推荐在班上演讲,全班同学针对他的“竞选宣言”提出意见和咨询。

(4) 评出最优“竞选者“

五、 总结:

“火车跑得快,全靠车头带。”干部就是火车头,充分发挥干部的作用,认真履行自己干部的职责,就能锻炼自己,健康成长,从小当好小主人,把自己培养成为全面发展,名副其实的合格人才。

《《品德与社会》教案范文汇编8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