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【精华】美术教案模板汇总8篇
作为一名老师,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,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。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?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美术教案8篇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美术教案 篇1学习目标:
通过回忆和现场观察,知道“近大远小”是人们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视觉现象。
能运用“近大远小”的原理画出较准确的有透视效果的风景画面,体现纵深感。
训练观察能力,提高准确还原平面表现的水平。
重点难点:
理解“近大远小”的原理,画出有明显的“近大远小”透视效果的风景画面。
表现“近大远小”视觉现象的画面时对直立物体的认识及再现。
学习准备:
教师准备:有“近大远小”透视效果的风景图片,如街道、铁路、建筑、树木等,制作“近大远小”教具所用厚卡纸,大师的作品。
学生准备:外出旅游时的照片、绘画工具等。
学习过程:
感知与体验:
1、观看。
(1)观看有“近大远小”透视效果的风景图片以及同学外出旅游时的照片,老师向同学介绍画面上的风景名胜,也请相片的主人向大家介绍照片中的风景,初步感受“近大远小”的情境。
(2)观看西洋绘画作品,如“通往弗拉基米尔的路”、达芬奇的“蒙拉丽莎”、凡高的“夜的咖啡馆”等作品,
体会画面的纵深感。
(3)观看教师制作、演示道具:先取方形纸一张,然后在纸面中间刻三条与方形的边相平行的三条线,最后折叠第四条边并将中间的方形推平,产生透视效果,以此解释“近大远小”的现象。
2、同学分小组展开讨论,说说自己观察到的现象,看看究竟是哪些线发生了“近大远小”的透视变化,除了“近大远小”之外,你还发现了那些透视变化。
3、游戏。
同学将自己手臂伸长伸短,用手掌遮挡住观察的视线,看看手掌离眼睛的远近与观看的结果有什么必然的联系。
教师根据同学的讨论作简要总结:
创作与表现:
1、跟画练习:
(1)教师在黑板上演示有纵向感的道路,学生临摹。
(2)教师在道路两旁由近到远添画树木,学生临摹。
(提示:教师在学生跟画的过程中要注意提醒他们关注到一个奇怪的现象,即凡是横向的物体基本上都出现了透视变化,而纵向的物体基本上都没有出现透视现象。)
2、创作练习:
(1)学生在已经画好的草稿的基础上自由添加道路两旁的景物,除了注意表现出“近大远小”的透视效果以外,还要表现“近清远糊”、“近暖远冷”等效果。
(2)再做适当添加,补充一些路两旁的细节,如价格牌、自行车、行人等,将画面画完整。
评价与反思:
1、大家将完成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,大家坐在各自的座位上一起欣赏作品,看看哪一幅作品最有纵深感。
2、提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有关透视现象的疑问,请同学和老师给予解释。
3、教师和同学共同欣赏由国画形式所表现的山水画,比较其与西洋风景画在表现远近景物方法上的区别。
美术教案 篇2一、教材分析:
本课是色彩知识系统学习中的一个环节,在学生已学会原色和间色及调配方法的基础上,通过做尝试性的色彩游戏,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明度,什么是明度渐变,山此让学生体验明度渐变可产生的纵深感及节奏美。
二、教学目标:
1.学习色彩的纯度渐变知识,并能用色彩的纯度渐变创作图案画。
2.掌握纯度渐变的调色方法。
3.体验纯度渐变有序排列的图案所产生的纵深感与节奏美,培养学生色彩表现能力。
三、教学重难点:
1.学习色彩纯度渐变的知识及色彩调配方法。
2.掌握调色时的渐变规律,绘制丰实、有趣的纯度渐变图案。
四、教学准备:
师:范画、毛笔、水粉颜料
生:课本、毛笔、水粉颜料、调色盘、画纸等。
五、教学过程:
一、.练习、观察
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?什么是色彩的明度?色彩的明度渐变需要加入什么颜色?怎样加入?(学生集体回答)老师今天又带来了几幅渐变图,好看吗?
这几幅画中有一幅跟别的效果不同,请仔细观察把它找出来。(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感受明度渐变与纯度渐变的区别)这种色彩的变化虽然也是渐变,但与明度是不同的,我们称之为色彩的纯度渐变。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色彩的纯度渐变。(板书课题)
二、.介绍知识
色彩的纯度又称色彩的彩度、饱和度,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,它表示颜色中所含有色成分的比例。含有色彩成分的比例愈大,则色彩的纯度愈高,含有色成分的比例愈小,则色彩的纯度也愈低。可见光谱的各种单色光是最纯的颜色,为极限纯度。当一种颜色掺入黑、白、灰或其他彩色时,纯度就产生变化。当掺入的色达到很大的比例时,在眼睛看来,原来的颜色将失去本来的光彩,而变成掺和的颜色。当然这并不等于说在这种被掺和的颜色里已经不存在原来的色素,而是由于大量地掺入其他彩色而使得原来的色素被同化,人的眼睛已经无法察觉出来了。有色物体色彩的纯度与物体的表面结构有关。如果物体表面粗糙,其漫反射作用将使色彩的纯度降低;如果物体表面光滑,那么,全反射作用将使色彩比较鲜艳。
三、欣赏
让我们来欣赏几幅用色彩的纯度渐变做为表现手法的作品。
四.创作
1老师示范:
教师用红色加灰色、红色加绿色两种渐变作比较,结合学生调色小练习中出现的'问题,做具体示范,也可以让部分学生跟老师一同练习、示范。
2.学生练习:
要求:1.独立创作一幅色彩纯度渐变的图案画。
5.用水粉颜料色完成作业。
五.评价
学生优秀作业展示
1.评出“最佳效果奖”。
2.的作品哪一部分表现得效果最好,哪一部分有待改善?
六.延伸
寻找色彩的纯度渐变在生活中的运用。
美术教案 篇3学习目标:
1、能掌握面具的特征和制作方法。
2、能积极动脑,大胆创新,运用夸张、变形的方法制作面具。
3、能欣赏各民族、各地区的面具艺术,了解面具中包含的人文知识。
学习重点:面具的设计制作方法。
学习难点:面具造型的创意设计。
教学环节:师:收集中外面具艺术的图文及视频资料。
生:查找面具资料,准备工具材料。1、视频导入:社火表演等。
提问:你知道面具的起源吗?现代面具的作用是什么?可以在哪些场合使用面具? ……此处隐藏3260个字……及风格。
(3)面具的材料及色彩特点。
(4)现在面具的功能:随着社会的发展,面具的功能已不再是祭祀,驱鬼怪,除病魔。
提问:现在社会中面具都运用在哪些方面?
学生思考:家居装饰、表演道具、狂欢节、物品的设计等。现代面具是人们除旧迎新、欢歌劲舞、交流情感不可缺少的装饰。
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现代面具图片,加深对现代面具的了解。
2、教师讲解面具的设计制作方法,步骤。
3、学生制作面具
在教师介绍面具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。学生展开设计与制作。
学生思考:(1)设计什么风格的面具?(粗犷、奔放或细腻。写实或抽象)
(2)运用什么样的色彩表现人物的个性?(色调统一、色彩对比强烈)
(3)采用什么样的制作方法?(平面或立体)
要求:面具造型色彩夸张独特,符合节目的角色。
(三)第三课时 展示、体验、交流
根据上节课制作好的面具向全班同学展示、体验、交流。
1、分别以组为单位,上台表演本组设计好的节目。同时,体验角色的内心情感。为了使节目更生动,可以考虑音乐、旁白、服装、道具等。
2、发给每人一张评价表。每组表演完节目后,给以评价。
3、全班同学的面具贴在黑板上。教师引导同学评价。(从面具及表演两方面评价)
教师提出问题:你最喜欢哪组同学设计的面具?为什么?
你最喜欢哪组同学表演的节目?为什么?
4、学生交流体会,赞美他人的优点,欣赏他人的成功。
5、教师总结评价
附:
评价表
第一组
第二组
第三组
第四组
第五组
第六组
面具造型30分
色彩30分
节目创意20分
表演20分
五、教学反思
本课程属于设计应用课。在教学设计上更注重学生的体验,由于学生知识、能力不同,在设计面具和表演节目上,教师要尊重学生自主兴趣,情感的表达。节目的选择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,充分展示学生的所思所想,是学生内心世界的一种真情流露。
《面具》
教学目标:
1、用夸张的方法制作面具,学习制作方法。(了解、练习)
2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造型能力。(接受)
教学重点:
发挥学生的想象力,根据自己的情趣、爱好,制作一个自己喜欢 立体面具。
教学难点:
五官的粘贴。
教具准备:
不同形象的面具范作若干、废报纸、彩纸、胶水等
教学过程():
一、表演入题
1、导语:送小朋友一件神秘的礼物。
2、出示三个袋子,到门口打开,听到音乐声进来。
3、学生表演。把面具展示在黑板上。
4、你想做一个吗?
5、出示课题:面具
二、制作步骤
1、这三个面具都是什么形状?板画:三角形、正方形、菱形。
2、还可以做成其他形状吗?什么形状?
3、学生汇报,教室板演。
4、教师示范(学生共同参与)。
u 选一个自己最喜爱的脸型。
u 还少什么?做嘴巴。学生从教师做好的嘴巴中选一个贴好。
u 做鼻子。学生比赛(2分钟),要求:新颖、快。讲评:选一个最好的贴上。
u 做眼睛。注意:剪洞的方法,洞的距离。
u 做其他装饰。(如耳朵、胡须等)
u 用纸条固定。
三、面具欣赏
1、看书本:哪一个面具或哪一个面具的哪个部分最新颖?
2、欣赏世界各地的面具。
3、学生讨论:准备做一个怎样的面具?有何新颖之处?
四、学生作业
制作一个有趣的面具。
要求:新颖。
教师巡回指导
五、学生游戏
自由表演
四人小组选一位同学上台表演。
六、课后延伸
用其他材料做做看。
美术教案 篇81、体验漫画艺术的魅力,知道漫画艺术根源于生活,服务与生活。
2、尝试运用夸张和变形的手法设计一个自己的漫画肖像。
3、欣赏自己和他人的漫画作品,交流不同见解知道漫画艺术与我们生 活紧密关系,能用正确眼光去分析漫画作品。
学习肖像漫画夸张和变形的表现手法。
抓住特征进行夸张变形。
教师:课件、作画工具、漫画作品等。
学生:漫画的资料、绘画工具、照片等。
一、组织教学
检查学生学习用具的准备,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。
二、导入
感受漫画的魅力。出现一些人物的漫画像。
提问:这些人物你们都熟悉吗?你觉得他们的画像怎么样?跟平时的画像有什么区别?
小结:这些是漫画像。(出现课题)人们看了会想笑,并能留下深刻的印象。我们
三、交流
1、说说你所知道的印象较深的漫画。
2、出示漫画的概念:漫画是卡通的一种,它是一种具有强烈的讽刺性 或幽默性的绘画,它还是一种艺术的夸张,夸张与变形突出了人的个性特点。
3、漫画种类有很多,今天我要学习的是肖像漫画。
四、比较与发现
1、请几个同学上讲台来互相寻找彼此的脸部特点。
2、下面让我们来研究一下肖像漫画。
3、出示的照片和漫画作比较:
“出示的肖像漫画与照片有何区别?”(鼻子大、头发乱、身体小
因为夸张了某一特征,所以整个比例变了,就
是变形了)
4、夸张与变形是漫画的重要表现手法。
学生欣赏其它漫画肖像。(如:成龙、陈佩斯等)
结论:肖像漫画是强调人物形象特征,甚至加上动作、表情来夸张
表现。
五、教师示范
1、 展示教师漫画
问:这个人物有什么特点?
出示步骤:
步骤1 : 步骤2:
步骤3:
(1) 脸型
(2) 五官
(3) 头发
(4) 身体动作
2、表情
问:“影响表情的因素有哪些?”(五官的变化)
所选表情也是为了突出人物形象特征。
六、布置作业:
对你感受最深的一个人设计一幅肖像漫画。
作业要求:幽默夸张,突出个性,表现手法不限。
七、总结展评
1 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,并对自己喜爱的作品风格及独特的表现方法
进行评述。
2、 教师总结,表扬全班学生,激励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