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学数学平移教案

时间:2024-07-14 12:28:42
小学数学平移教案

小学数学平移教案

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,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,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,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!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平移教案,欢迎大家分享。

  小学数学平移教案1

[教学目标]

1、认识平行,感知平行线的特征,初步学会画平行线,了解平行线在生活中的应用。

2、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与联系实际的意识和能力。

3、感受数学的价值,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。

[教学过程]

一、认识平行

1、初步感知,尝试判断

师;上课一开始,让我们先来看一小段录像(播放录像)

师:录像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啊? 生:开窗户。

师:开窗户过程中,这扇窗户在做什么运动呢?

生:平移

师:是的,平移是我们上个学期学过的知识,你们学得很好。我们看,窗户的一条边一开始在这个位置;平移之后,到了这个位置。你知道这条边与这条边的位置之间有什么关系吗?

生:平行

师:你的知识面真广,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平行线。

师:你知道平行线吗?

高老师这里有几幅图,请同学们找一找,哪些图画出了你心目中的平行线?

生1:第1幅、第5幅、第7幅。

生2:就第1幅

生3:1 和5

师:看来,同学们对平行线都有自己的认识。到底你的想法对不对呢?,学完这节课后,相信你一定能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。

2、充分体验,探讨本质

师:那么数学上,究竟什么是平行线呢?

我们来看:

窗户这两条直直的边我们可以看成是两条线段,这条线段如果向两端无限延伸、延伸。闭上眼睛想象一下,你看到的两条直线会怎样?会相交吗?

生:不会

师:都说眼见为实,这两条直线我看到的部分的确是不相交的,可是无限延伸之后我看不到,你凭什么说他们永远不会相交呢?

生1:因为延长是不会弯过来的。

生2:他们不会越来越近,最后靠在一起。

生3:它们之间的宽度始终不会变的。

师:宽度一样,其实就是说他们的距离处处相等。(课件验证)

因为他们的距离处处相等,无限延伸之后始终保持着这样的距离,所以,他们永远不会相交。

3、提升概念,再次判断

(板书并口述: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)

师:两条直线相互平行,我们也可以说其中一条就是另一条的平行线。

如果我们把两条直线分别标上名字,AB和CD,我们就说直线AB平行于直线CD,记作AB∥CD

师:我现在如果把这两条直线都斜过来,现在他们相互平行吗?

生:平行的。

师:为什么?

生:因为他们永不相交。

师:我们回头再来看刚才的8幅图。

⑴你能利用刚才学习的概念,找出这里的平行线吗?要说出充分的理由。

(重点讨论学生初次判断错误的、有争议的或不敢肯定的。是平行线,为什么是;不是,又为什么。使学生对平行的认识更加深刻)

⑵指图⑦只有一条直线,你能帮他找一天和他平行的直线吗?

生:图1

师:上面一条还是下面一条

生:两条都和图7的直线平行

4、生活中的平行线

师:这些直线是相互平行的,生活中你还能找到这样的平行线吗?

生1:黑板的上面和下面

师:是的,黑板的对边是相互平行的

生2:桌子的这两条边是相互平行的

师:你指桌子的对边是相互平行的吧,我希望同学们能表达得清楚些。

师:高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图片,你能从中找到平行线吗?

生1:那幅画的对边是相互平行的

生2:楼梯扶手的两条边是相互平行的

生3:护栏竖的和竖的是相互平行的

师:是的,现在再来看看这里

生1:爬干都是平行的

生2:瓷砖的对边是平行的

生3:花坛的对边是平行的

师:看来生活中的平行线还真不少。有个小朋友叫淘气,他发现所有的窗户都太像了,没有一点儿创意。于是,他设计了这样的新型窗户。

师:你能接受淘气的设计吗?为什么?

生1:不同意,因为这样的话,窗户就无法移动了。

生2:如果窗户往右移就会掉下来。

师:看来,平行不仅美观,还很有用。

刚才同学们找到的都是静止的,现在让我们看看运动中的平行线。

每周一我们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。国旗的上边从这里平移到了这里,他们是相互平行的。

师:再看看这副图。箭头从这里平移到这里。同学们,线段 HG一开始在这里,平移后到了H1G1,线段HG和线段H1G1平行吗?那你能从平移前后的箭头中,找出类似的相互平行的线段吗?

生:线段AD平行于线段A1D1

二、动手画平行线

1、师:现在同学们都认识了平行线,你能在白纸上画平行线吗?

请同学们拿出白纸,看第一题,高老师已经给你们画好了一条直线,现在你能画出它的平行线吗?

注意:你在画的时候想一想,按照你的画法能保证一定平行吗?

生:动手操作

展示:1、量距离。2、沿着一把尺的两边画。3、直尺平移

师:画这条线的平行线,可以画几条啊?

生:无数条

师:现在,你对这三种方法有什么想说的吗?

生:(说说各种方法的局限性)

师:看来每种方法各有各的有点和缺点,因此我们在画平行线的时候,要选择最合适的方法。

2、师:现在请同学们选择合适的方法完成第二题。

教师掩饰直尺平移法,

注意点:1、对 2、靠 3、移 4、画

2、师:现在先请同学们在纸上画任意一条直线。

生:……

师:现在请同桌交换白纸,给同桌画的直线画一条平行线。要求先一个人画另一个看,看同桌画得对不对,然后再交换,听明白我的意思了吗?好,开始。

三、总结,交流

学了这节课后,你对平行线有什么新的认识吗?

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,我们对平行的认识也会越来越深刻。

四、拓展

师:请同学们看这两条线,它们相互平行吗?

师:它们都在长方体的哪一个面上?

师:请同学们注意(转动盒子,使两直线异面)

师:这两条直线会相交吗?那它们平行吗?

那你觉得我们在说两直线平行时,是不是还应该加一个前提条件啊?

概括:在同一平面内,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。

[板书设计]< ……此处隐藏14579个字……课我们就来进一步复习。(板书课题:平移和旋转)

⊙回顾与整理

1.平移和旋转的概念。

提问:请同学们回忆一下,什么是平移?什么是旋转?

预设

生1:物体沿着直线方向运动,我们把这样的运动方式称为平移。

生2:物体绕着一个固定的点(或轴)转动,我们把这样的运动方式称为旋转。

2.平移和旋转的特征。

(1)提问:观察情境图,请根据图1变换成图2的过程说说平移有怎样的特征。(小组讨论)

生:平移不改变原图形的形状、大小和方向,只改变原图形的位置。

(2)提问:观察情境图,请根据图1变换成图3的过程说说旋转有怎样的特征。(小组讨论)

生:图A旋转后,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没有改变,只是图形的方向改变了。

3.说一说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。

预设

生1:电梯的上下运动是平移现象。

生2:方向盘的转动是旋转现象。

……

4.用平移和旋转作图。

(1)用平移作图。

①提问:继续观察图1变换成图2的过程,图1中图A是如何经过平移变换得到图2的?用平移作图的方法和步骤有哪些?

(学生观察图形的变换过程,并在小组内讨论用平移作图的方法和步骤)

讨论结果:向下平移了3格。

②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进行小结。

用平移作图的步骤和方法:

a.根据题目要求,确定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离。

b.找出图形的关键点。

c.沿一定的方向,按一定的距离平移各个关键点。

d.按原图形顺次连接各个关键点,并标上相应的字母。

(2)用旋转作图。

①提问:继续观察图1变换成图3的过程,图1中图A是如何经过旋转变换成图3的?用旋转作图的方法和步骤有哪些?

(学生观察图形的变换过程,并在小组内讨论用旋转作图的方法和步骤)

  小学数学平移教案14

一、旋转与平移

第1课时

教学目标:

1、通过操作、观察、交流等活动,经历认识旋转、平移现象的过程。

2、结合实例,初步感知旋转、平移现象。在对物体旋转、平移运动探索的过程中,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。

3、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,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。

教学重点:认识旋转、平移现象。

教学过程:

一、认识旋转现象。

(一)做风车:

1、指导学生动手用正方形彩纸做风车。

2、让学生将自己亲手制作的风车玩一玩。观察风车转动的情形,说说风车转动有什么特点。学生在小组讨论。

3、全班交流,使学生了解风车是绕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,说明风车的转动就是旋转。

(二)说一说:

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,可直接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,说出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旋转现象。

二、认识平移现象。

(一)做一做:

1、在教师的带领下,师生共同操作。

2、让学生交流自己取书、推书的动作。

3、讨论:

取书、推书的动作以及书的移动有什么特点?

使学生了解书是沿一个方向做平移运动。

(二)说一说:

1、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事例,说出平移现象。

2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,说一说在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平移现象。

三、练一练:

第1题: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做平移、旋转动作。

第2题:给学生充分的观察、交流空间。

第3题:先让同桌讨论,再全班交流。先让学生指出事物的运动情况,再说出哪些是平移现象,哪些是旋转现象。重点了解学生用不同的符号表示的情况。

四、作业:课本第4页的第4题。

  小学数学平移教案15

1教学目标

⑴掌握平移概念,理解平移的基本特征。

⑵ 能按要求做出简单的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,并利用平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。

2重点难点

重点:平移的概念及性质。

难点:探索平移的性质。

3教学过程

3.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

下列四种运动,哪一种是与众不同的:

A:开窗户

B: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

C:电梯的上下行驶

D:荡秋千

活动2练习自主学习

1在平面内,把一个图形沿_移动,得到一个新的图形,这种图 形的平行移动,叫做_。

2平移后的新图形与原图形的 _ 完全相同,只是 _ 发生了变化。

3决定平移的因素有两个,即 _d 和 _ 。

4在平移过程中,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,这两个点是对应点,连接各对应点的线段 _ ,对应角 _ 。

活动3讲授平移作图

例:平移三角形ABC,使点A移动到点A',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'B'C'

活动4讲授巧借平移妙解题

例:某宾馆在装修时准备在楼梯上铺上红地毯,若这种地毯每平方米售价30元,地毯宽3米,侧面如图,试求购买这种地毯需要多少元?

活动5活动合作探究

如图,将直角三角形ABC沿AB方向平移得直角三角形DEF,已知BE=5,EF=8,CG=3,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。

你对平移有何认识?

5.4 平移

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

5.4 平移

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

下列四种运动,哪一种是与众不同的:

A:开窗户 B: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

C:电梯的上下行驶 D:荡秋千

活动2练习自主学习

1在平面内,把一个图形沿_移动,得到一个新的图形,这种图 形的平行移动,叫做_。

2平移后的新图形与原图形的 _ 完全相同,只是 _ 发生了变化。

3决定平移的因素有两个,即 _ 和 _ 。

4在平移过程中,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,这两个点是对应点,连接各对应点的线段 _ ,对应角 _ 。

活动3讲授平移作图

例:平移三角形ABC,使点A移动到点A',画出平移后的三角形A'B'C'

活动4讲授巧借平移妙解题

例:某宾馆在装修时准备在楼梯上铺上红地毯,若这种地毯每平方米售价30元,地毯宽3米,侧面如图,试求购买这种地毯需要多少元?

活动5活动合作探究

如图,将直角三角形ABC沿AB方向平移得直角三角形DEF,已知BE=5,EF=8,CG=3,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。

小结

你对平移有何认识?

《小学数学平移教案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